分类导航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崔建梅代表:国家层面制定中小学专职安保人员配备标准

保护未成年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崔建梅告诉记者,针对目前未成年人成长中面临的潜在风险,此次会议她带来了三个与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长相关的建议。

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监管“真空地带”

近年来,性侵、拐卖、虐待、伤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多发。2018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教育部发出“一号检察建议”,从加强校园安全建设、预防性侵害未成年学生、幼儿园儿童违法犯罪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崔建梅在对“一号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调研中发现,检察机关办理的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发生在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文体类兴趣班内的案件不容忽视。

“有的老师以培训为名对学生实施性侵,但教育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都认为文体类兴趣班不属于自己的管理范围,目前也没有规范性文件。而且我发现有些地区接近20%的校外文体类兴趣班没有登记注册,是监管盲区。它们不仅在硬件缺乏安全设施,管理上也存在安全隐患。”崔建梅说。

对此,她建议应明确主管部门,管好“责任田”,对校外文体类培训班进行指导和监管。此外还需要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同时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云平台整合校外文体类培训班的信息数据,并进行资源共享,发现不符合开设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从源头上杜绝违规办学,为孩子们营造良好、健康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

中小学应配备专职校医
校园的健康卫生保障也是崔建梅代表关注的话题,她向大会提交的第二个建议便是呼吁在中小学配置专职校医。

“特别是这次疫情形势,更让我们意识到校园的公共卫生安全缺乏专业的指导。”崔建梅指出,中小学绝大部分的校医室工作人员是由非医疗专业的学科教师兼任,拥有临床医学教育背景的人员只占极少数。其中一些兼职的保健教师,甚至没有接受过培训,对学生日常的卫生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理都不到位。

崔建梅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校医室建设现状与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并不匹配。国务院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要求,学校必须按照学生人数的600∶1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但从这次疫情后的返校工作来看,中小学校医室工作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致使学校卫生工作受到严重影响。